暑期优秀反思集锦 |
18年01月04日 16:43:31 来源: |
 |
 |
|
君子之守,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——2017年暑期学科全员培训反思
数 学杨丽丽
君子之守---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
孟子云:君子之守,修其身而天下平。一个人素养的高低决定了他将走上什么样的道路,是燕雀之见还是鸿鹄之志。可见核心素养对个人终身发展甚至是社会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,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则是全体教师重大且艰巨的责任。这次暑期培训丛老师特别做了《以助学单为抓手,在深度教与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》的主题报告,各个学校也从深度备课引领学生织网爬高等方面进行了经验交流。此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,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理解和今后的打算。
一、巧设助学单 从教学走向助学
助学单是助学课堂的精髓,助学单的设计决定了学生思维的深度,“探”的巧,“探”的活,效果截然不同。去年丛老师在《信息技术环境下,如何让助学单更好助力与翻转课堂》的讲座中对助学单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一探、二学、三生疑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,我们再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年多的研究,从刚开始的“拿来主义”到现在的“创造主义”,其中遇到了很多问题,这次丛老师结合案例针对助学单的设计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讲解,解答了我们研究中的各种疑惑,让我们眼前一亮,明晰了今后研究的方向。
1.助学单的设计要聚焦最有深度的环节,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。
数学是思维的体操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,以往设计助学单我们总是面面俱到,恨不得整个教学设计都在助学单上呈现。这样就将课堂学习变相为课后预习,增加了学生的课后负担,效果也不尽人意。这次丛老师通过案例《平行与相交》对比前后两次助学单的设计,告诉我们助学单的设计不要贪多求全,而应聚焦在最有深度的环节,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,这个学期我将在这方面进行尝试,相信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。
2.助学单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情况量力而行。
由于每个学生的个体不同,因材施教一直是我们教育教学遵循的原则,以往我们总是在课堂提问处、练习上、作业的设计上进行分层设计,但是从来没想到助学单上也可以分层设计,丛老师讲解的《积的变化规律》助学单的设计,在助学单的背面给学困生的温馨提示,让我很是感动,很是佩服,这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,心中装着每一个学生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精心设计,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。
3.助学单上要增加质疑环节
雨果说过:“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,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是凡事问个为什么?”解开一个数学难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培养学生们的推理能力。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是核心素养之一。发现并提出问题是一切推理的起点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善于提出问题,才能顺蔓摸瓜努力思考、解决问题,这样学习才能有所进步。学贵在疑,疑在于思。今后我也会在助学单的设计上增加质疑环节,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。
二、深度学习 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
这次培训我印象最深的还有各家学校的片段教学,他们结合案例阐释如何深度备课引领学生深度学习;如何剖析教学目标让核心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浸润数学讲堂;如何设计教学方法,多措并举助力智慧课堂……这种经验+案例的培训方式让我们一线老师看得见、摸得着,拿来就能用,真是受益颇多。今后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做起:
1.深度备课,促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
“0的加减法”这节课我也教过,当时只是在情境中引领学生观察3+0=3 4+0=4 0+9=9……,进而归纳“0加任何数还得这个数”。而丛老师讲述的案例,并没有就此止步,而是顺应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建模a+0=a,用字母表示数可是四年级的知识点,而这节课在一年级就渗透,学生接受起来并不困难,这让我想到,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就能潜移默化地渗透,到
|
|
|
|